选择题: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

题目内容: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
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
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
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 )。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目前回弹法常用的测强曲线有( )。

目前回弹法常用的测强曲线有( )。A.某省区测强曲线 B.某预制件厂测强曲线 C.某砂厂测强曲线 D.全国范围测强曲线

查看答案

J市地铁1号线由该市轨道交通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及运营。该市K建筑公司作为总承包单位承揽了第3标段的施工任务。该标段包括:采用明挖法施工的304地铁车站1座,采用盾构法施工、长4.5km的401隧道1条。J市位于暖温带,夏季潮湿多雨,极端最高温度42°C。工程地质勘查结果显示,第3标段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401隧道工程需穿越耕土层、砂质粘土层、含水的砂砾岩层,并穿越1条宽50m的季节性河流;304地铁车站开挖工程周边为居民区,人口密集,明挖法施工需特别注意边坡稳定、噪声和粉尘飞扬,并监控周边建筑物的

J市地铁1号线由该市轨道交通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及运营。该市K建筑公司作为总承包单位承揽了第3标段的施工任务。该标段包括:采用明挖法施工的304地铁车站1座,采用盾构法施工、长4.5km的401隧道1条。 J市位于暖温带,夏季潮湿多雨,极端最高温度42°C。工程地质勘查结果显示,第3标段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401隧道工程需穿越耕土层、砂质粘土层、含水的砂砾岩层,并穿越1条宽50m的季节性河流;304地铁车站开挖工程周边为居民区,人口密集,明挖法施工需特别注意边坡稳定、噪声和粉尘飞扬,并监控周

查看答案

静力触探试验的技术要求包括:()

静力触探试验的技术要求包括:()A.探头匀速垂直压入土中 B.传感器定期进行标定 C.深度记录误差不大于3% D.孔压静探试验中不得上提探头 E.试验成果进行杆长修正

查看答案

排土安全车挡或反坡不符合规定时,汽车( )进入该危险作业区。

排土安全车挡或反坡不符合规定时,汽车( )进入该危险作业区。A.可以 B.不应该 C.无要求 D.按要求

查看答案

关于桩身完整性检测开始时间的说法,下列哪种是不正确的( )

关于桩身完整性检测开始时间的说法,下列哪种是不正确的( )A.低应变法检测时,砼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小于15lMpa B.超声波检测时,砼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小于15Mpa C.高应变检测时,砼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小于15lMpa D.钻芯检测时,砼龄期应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查看答案